闲聊修身
2023-04-05 10:56:30
  • 0
  • 0
  • 5

      “修身”(xiū shēn)一词的意义辞典说“指陶冶身心,涵养德性”,故它的目标是“德育”。这词现在出现频率很低了,它是儒家重要词汇;在《礼记•大学》有这么一段经典论述: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后来的大儒便将这段话浓缩为八个词,十七字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是将这十七字当认知、治学及奋斗目标。从八个词的排列顺序知,前四个词是为第五个词“修身”做准备。而修身这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

      “格物”是指用感官观察外界,“致知”是使自己进而知(认识)外界”;故格物致知为的目标为“认知外界”。而“诚意、正心”则是对观察及认知外界的“要求”。关于“诚与正”儒家典籍里有描述,这里不引了。需要提出的是:儒家的“诚与正”与现代的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并接受实践检验的“要求”有差别。

      孔子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水平,在春秋时应算最高吧,但他并不能解释那时发生的两个两孩争辩的事。《列子 汤问》有篇短文说了这件事。这短文,用百度搜索可找到,现复制于下。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这两儿辩的实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辩论,但圣人孔子解决不了。

     不过孔子不能决,仅表明孔子解释不了,但没造成不好后果。反倒证明了孔子是个很老实的人,坚持“不知为不知”。

     为什么孔子不能决呢?孔子当时没有判别“辩斗”事必备的知识。本人在新浪网及中国博客曾发过十八篇《教育杂谈》。其中《杂谈之十》有这样一段语:“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先长身(体),继分真伪(智),再知善恶(德),终辨美丑(美)”。

     这便是 说,从人成长看去:先是长身体,继而逐步增长“知识”,便能分清“是什么”,“不是什么”(分真伪);知识再丰富后才能分善恶。

    知识是什么?百度给出解释是:“知识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

     “①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长~,文化~,~渊博。②指有关学术文化的:~界,~分子”

      故认识论角度,掌握人类迄今为止的“知识”,才可“分真伪、知善恶”.从能进行道德判断,才有可能使自己的认识,达“社会”的公认水平。 不能进行这种道德判断之人,只能人云亦云的“跟风”,就有可能自己跟错了也不知道。

在历史上,在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中,都会有因不能有独立进行道德判断,只能跟风的沉痛教训。所以,现在“人云亦云”不是褒义而是“拾人牙慧”、“随声附和”的近义语。

       在我国,自汉武帝(公元前134年)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春秋时期的“百家”相继边缘化。于是仅从认识论角度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因汉武的“独尊儒术”实为把仅属于中华文化中体系中“人文文化”的一部份的儒家文化当中华文化的全部,这种以部分当全体显然就是欠妥的。

     众所周知,儒家文化是不把农稼、自然、地理、数学等等当其研究对象的。有论语《子路篇第十三》为证。

      孔子的学生樊迟“请学稼”,孔子说他不如老农;请学圃,孔子说我不如老圃;待樊迟走后,孔子说:“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不敢不敬;上好义,则民不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是故儒家学说只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部份。

     对于修身,唐朝人元稹[注1]提出“慎独以修身,推诚以事朕”十个字。 “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推诚以事朕”则是忠心为君王办事。元稹的解释把儒家的修身说明白。都是立足于自觉为“上”。但如果存在有人“不”修己呢,认为“彼可取而代之”:出现“乱世枭雄”,不能“明明德于天下”。

       故从我国历史看去,信奉这十七字,结果是“治”、“乱”交替的周期出现。而且,每一交替都以损失千万以至几千万人口的损失为代价;当然末代的皇室,必受诛灭。于是历朝历代的皇帝虽都把保住皇位当其“治国”的重中之重。但无法克服"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

     因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心目中的“仁义道德”缺乏“平等”观念,而追求平等相待,实为人的天性,这就埋下了乱子的根:“彼可取而代”,“敢笑黄巢不丈夫”。

      儒家公认的圣人——孔子 “唯上”心态在《论语》乡党十表现得很生动,现将其第二、四段抄于下。

       第二段。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2)如也。君在,踧踖(3)如也,与与如也”。

      这段文字用现代语表达便是:“孔子在上朝的时候,(国君还没有到来,)同下大夫说话,温和而快乐的样子,与上大夫说话侃侃而谈;国君已经来了,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样子,但又仪态适中。”

      第四段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恰恰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这段话易懂,不译了。

      总之,这便是孔子身体力行的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的“礼”。他的修身没有平等观念。当然“上”可以公开要求“下”修身,而“下”则不能公开求“上”修身。由于上可以要求下修身,于是便在王法产生,且有“人随王法草随风”俗语。这法律“王”是不必遵守的,比如“强暴妇女”。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某百姓强暴了某妇女,若报到县衙门,是会据“王法”判罪:执行肉刑,即判以砍掉一只脚或者割掉耳朵、鼻子。但皇上有此种事就不是“强暴”了,电视剧《康熙王朝》还有“康熙在大草原上与宝日龙梅野合”,有一群军人保护其“强暴”的镜头。

     仅从这些全社会百姓都心知肚明的实事,在上世纪初,儒家“仁义道德”受到严峻的批判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于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有鲁迅《狂人日记》问世等等!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借狂人之口说道:

     “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都写上了‘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鲁迅的《狂人日记》中的那段话是他投向儒学的“匕首”。

    但我现在认为因儒家学说也不是一无是处(“吃人”)。儒家提出的建立“父子亲夫妇顺”的家庭庭建设有着可取因素。只是由“父子关系”与“君臣关系”无逻辑联系由此比喻出的“君为臣纲”是错误的,其隐而不说的——“既然父母是天定的,子女无法选择,君也是天定,也臣所能选择”那就更是逻辑错误。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故建设好家庭是社会兴旺、国家富强的根本。从现实看,每个人成年人都必须积极参与社会的分工的某一项,从而取相应的劳动报酬,为其家庭正常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便是“齐家”。所以,这方面我国婚姻法还明确规父母对未成年的子女养育的义务,即使自己终身不婚,没有儿女之累虑,但会有必须供养父母的责任。这就是《婚姻法》从“齐家”角度对公民做出了法律性的规定。使现代公民的修身理所当然地应以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

    不过就家庭而言,“父权”远不及“君权”之权之威。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于是小孩长大了,总爱自己做主,不听话情况便多了起来。即使在清,非常崇尚“父权”的人也认为“蠢妻拗子,无法而可治”,只好让步。

     就现在而言,我认为“修身”正在摆脱儒家那种缺失平等观加入24字的核心价值,并保持实现儒家的“父子亲夫妇顺”的追求的进程中。而现政府对年过60的公民每月给一定的生活津贴,则给现在“修身”鼓劲加油!使得“血气方刚”、“风华正茂”的公民对“齐家”方面负担有所减轻;从而能集中更多力量于工作,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活动及其效率有更快的提高使国家向富强、民主方向前进。这便是现在的修身进行式!

注解

[注1] 元稹 唐代诗人,字微之,唐代河南河内(今河南洛阳)人,是与白居易齐名的大诗人,当世就有元白之称。元稹先后担任过校书郎、左拾遗、监察御史等官职,也曾经担任过短时间的宰相,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