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与逻辑
比喻与逻辑都是表示人的思维活动的词。我认为比喻表达的人通过感官所得之印象用思维进行对比认为某两,或某些相像的判断,简单的说:比喻是产生像的判断。比如李白诗句:“李的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便是比喻。
比喻思维可以说是中国古文化的强项。古老的经诗经所奉行的“赋、比、兴”的创作方法中比便是比喻。现在称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它是利用观察到的甲事物有与乙事物有相似之处,于是用甲事物来“描写”或“说明”乙事物,民间叫“打比方”。前面所引李白的诗就是这种手法。
而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后一句,便不是出自比喻思维,而实际看到或了解到的,也可用自然规律推断出的,即非比喻,而有着必然是这样的逻辑关系。
就中国古人而言,比喻并不仅用于文艺创作,古人认识事物,便是从比开始,用比喻来认识理解各种事物及其相互关系。
比如儒家对血缘关系中父母与子女关系观察得很深入:如父母对儿女有养育之恩,儿女在未成年前对父母有依赖性,于是儿女应服父母教育是正常现象,也是共识,且儿女年后对年老力衰的父母应尽供养之责等等。儒家将这种观察进行综合成“孝”字。在《论语》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用现代文字这段话即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这便是孔子及其学生把君与臣民关系与父子关系比较后得出相像的结论。但“君与臣民”关系与“父子关系”有本质差别:这便是父母养育了子女,而皇帝没有养育臣民。
在《论语•颜渊》中,有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么一句。这一句实际是儒家政治起核心作用。百度对这句的解释是:“做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这话虽没有说“君与臣民”关系是父子关系,因孔子主张“正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如何正名?他便以老百姓有体验的父子关系来对照。因为对儿女而言,父是天定,他没有承认与不承认的权利,对照正名了,臣民而言也承认“君”是天定的,承认君权是天授的。于是“君命不可违”,违者,“犯上作乱,死有余辜”。儒家这种不是用逻辑而是用比喻产生的观念,在我国清代以前的历史中发展到顶峰,它起了维护那时代皇权制度秩序的作用。但随生产的发展与经济基础不想相适应便逐步突出,特别是与西方文化的碰撞后,使这种“君臣即父子”政治观开始站不住脚脚。于是在以孙中山为首的一大群民主革的先行者们掀起辛亥革命浪潮威逼之下,皇帝发诏书宣布位,那是宣统皇帝才三岁,由大臣签名的了皇太后懿旨:
该懿旨称“……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于是用比喻建立政治关系的国体公开宣布让给共和立宪国体。那诏书未说明“共和立宪国体”是什么样政治体制,但在百度能上能下搜收到下面文字:
共和立宪制(republican constitutionalism)是共和制度的一种,在这种制度里,由人民选出的国家元首和其他官员都必须遵守宪法的条文,由宪法限制政府统治人民的权力。
用比喻思维在易经里表现最为突出。不过依据它的“算命”术,虽“流行”几千年,人们并不信以为真,不服从也可,多数也只是求得心理上的某种安慰而矣。
逻辑一词,是“logic”译音汉语词,既指思维的规律,也指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即逻辑学。因是按规律,故这种思维得出的结认是“是”或“不是”。得出是或不是结论,通常称之为证明,义同于中学数学中的证明。只是现实生活中不需用数学上那种刻板格式。这种思维在古籍中却少见,或者曾有,但后来失传了。
我国祖冲之(约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推算出圆周率π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并提出了π的约率22/7和密率355/113,密率值要比欧洲早1000多年。他当时应有推算的依据与方法过程。这数据比喻是比喻不出的。但祖冲之的所有著作均已失传。即得出结论的逻辑失传,现在人只知其结论。其实,从大而言之认识世界,小而言之的科学研究看去,得出结论的逻辑甚至比结论更重要。
从人类认识世界看,比喻思维能区分“像”什么;而逻辑思维则是解决“是”什么。不是什么。故比喻思维不用探索规律,得出像的结论较易,可以有点浪漫!苏轼,一天晚上多喝了些洒酒后,竟写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他在词中说:“我欲而乘风归去,但恐惊楼玉宇”,多浪!但是要得出挣脱地心引力,以的每秒行7.9公里第一宇宙速度,真的“乘风归去”,则不是浪漫思维能解决之事。
处于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而科学的高速发展是建立重科学,如果今后在文艺上能发扬赋比兴的同时加大提倡并发展逻辑思维的培育力度非常重要。而且应提到学校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