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教育(1)
2023-04-11 20:39:23
  • 0
  • 0
  • 5

                        闲聊教育(1)

                              ——“教育”的词义等等

      闲来无事,用百度搜索,查阅词典古籍,将得到些皮毛知识,如同本人在市场买了空竹,便在“公园里”玩了起来一样,将那些“皮毛知识”串成文,在“网络空间”发了出来。

      百度的教育条称:“教育,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拉丁语educare是西方‘Education(教育)’词的来源,意思是引出”。请注意百度所用的“影响”一词。

      《现代汉语词典》给出“教育”的词义是:

       ①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过程[注1],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②教导,启发;如教育几童,启发教育。

     教育一词,在古汉语中便有。

     古籍《说文解字》中有:“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养子使作善也”;于是有“教育者”是上,“受教育”者是下的隐意。

      因此,汉语的“教育”的“传承人类文化”,实为“上所认为‘善’的‘文化’(知识或经验)”;而且是“上”认可,“下”必须接受。于是中文的“教育”便有受教育者必须受,而且被的公认的隐义,不按受教育是贬义语句。由中文的特点,中文的“教育”既可以当名词用,也可以当动词用。

     而其对应的西方词“Education”其源于“educare”的“引出”;因此Education所表示是教育者“引者”不是“上”,受教育的是被“引”者,“Education”故没有汉语教育的上述“隐义”。

      关于教师的教,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仍在“上所施、下所效”的框架内谈“教”。我认为韩愈的《师说》强调任何人都必须“学”强调学的重要性,是很重要的,但教育的“施”不是“有形的物质产品”,而是“无形精神产品”。于是,“上所施”,下的“效”是须通过其大脑去思考,将其“变为”自己的认识。常见情况是“张冠李戴”,因此下所“效”是一很复杂的脑力活动过程,不是用双手接或用器物去装载,便可将上所施的“效”了过来。从这意义上,中文的教育做名词;但当这种非常复杂多个独立个体的思维动动作,便有所欠;会使人“望文生义”地等同于“给予”的动作。

      现实中,同一个班的学生,老师“所施”即“给予”是相同的,但学生“所效”,即所得的却不尽相同。就家庭教育而言,子女的“效”也差别,都是教育这动作,这便表明,教育这个“动作”,不是“给予”动作。

     所以现在教育理论是这样认为:教师在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外因;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主动的发现、探索、归纳等思维与相应的练习则是学生“效”的内因。优秀的老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激发内因(学生的一连串的思维活动),并给其一连串思维活动提供方便。但教师代替不了学生的自主活动。当然也可以限定学生的思维在理解好教师授的“道业解解惑”范围内,我国学校教育千百年来,基本上就是按此原则实施的。

      现在从世界教育的对比研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发现、探索、归纳能力非常重要,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通过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更好担当起“创新”重任。这观念就与韩愈把传道摆在第一位有差别。现在前人所创造的知识财富“浩若烟海”;过去的“欲知天下事,需读五车书”的座右铭失效了。没有那样人能通读浩如烟海的书;仅凭有记忆,而无发现、探索、归纳的思维习惯是不可取的,何况单纯的记忆可以用电脑。

     必须看到我国古代文化,虽不如现在人重培养发现、探索、归纳的能力,较多的精力放下理解记住古圣贤的教诲上,但也有发现、探索、归纳思维的零散论述,只是历史上未很受重视而已。因未受重视,故未系统地探索并提高成理论。我认为这些零散论述几个方面

      首先认为教师不是单纯的地“施”,而是自己施的过程中也有“效”。如是能“教学相长”[注2]。即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能积累教育教学经验,从教学中学到教学方法,而且在专业知识有加深与扩充。这是每个教师有体会的不用论证的事。故教学“相长”的“相”便有教师自身发现、探索、归纳因素。

      其次,就学生的“效”而言,古人就有“尽信书,这不如无书”[注3]的说法,这里就有学生对老师宣讲,不仅听、发现、探索、归纳,还至少可以“置疑”的观点。这就不是“被动的听、看并牢记”的事。

     再次,就现《代汉语词典》给教育的解释“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过程”。这里,作为教育的一方有家长,有学校,还有社会。而社会的一方,基本上是以“影响”的形式起教育作用的。有俗话说社会是个“大染缸”便是指社会的教育作用。社科理论说法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于是,有那存在,必然产生与那种存在相适应的“生产生活”的意识。

     这样,中文的“教育”一词作为名词,即活动的名称是可以的;但用它为动词,就需要对其活动,加很多附注,才能避免人们按名称去“望文生义”而曲解这非常复杂的活动。


附注:

[注1] 我认为这条过简略,若改成“培养准备从事,或从事社会‘生活生产的知识与能力的过程’”,更准确些;因这样改便能将狭义、广义与终身教育都明确地包含了。

[注2]《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注3] 《孟子•尽心下》:尽信书,不如无书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