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杂谈之十三——教育的个性、环境、过程(3)
2018-01-13 18:26:43
  • 0
  • 0
  • 5

                       教育杂谈之十三

                               ——教育的个性、环境、过程(3)

                           作者 张士充 朱家楔

(上接教育杂谈之十二)

三,在社会环境中的劳动过程

社会环境是教育的大环境。因为家庭、学校都在社会中,受着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制约。

从人的一生受环境影响(也可以说是教育)看,幼小时直接影响是家庭为中心的小环境。虽然家庭是处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但家庭有起着保护小孩不受社会大环境不利的影响作用。因就社会大环境而言,不同地区有差别则又是绝对的,特别是经济与文化水平、人口流动率极低的地方,社会风气会显得落后些。

因小孩多在小家庭为中心的小环境中活动,以家庭为中心的小环境对儿童成长很有影响。所以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教子佳谈:“昔孟母,择邻处”。古籍记载,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孟孙氏衰微后,有一支从鲁迁居到邹的就是孟子的祖先。到孟子幼年时,孟母家贫不改鲁国的贵族小孩要上学读书的旧家风。所以孟子的母亲坚持要让孟子上学读书,并认为学校是最好的邻居,认定会给小孟轲以最好影响。不过,我认为孟母能为教子而搬家说明她不仅有见识,而且有“经济”实力,家道衰落没到穷得叮当响的地步。这历史说明什么呢?家庭有一定实力而且有一定见识前提下有回避大环境中对小孩成长不利影响的能力。现在,家庭在“教育”这问题上,对大环境进行选择好一些的小环境居住,以利于下一代成长的现象,比春秋战国时更为普遍。

不过,家庭环境的这一功能也是双刃剑,家庭教育观念正确对儿童有利,不正确则有害。还有,将人类优秀的智慧与德行,内化为自己的智慧与德行,与受教育者本人的先秉赋后天努力有直接关系,长辈的愿望与努力仅是提供条件而已。

孟母认定学校是最好邻居,不是别的是认为学校的风气正些。这一观念地能得到普遍认可。这点与学校这个环境所具特质相联。

学校里主要活动是教学活动。从本人在《教育杂谈之一》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学活动有“继承人类文化,使之薪火相传含义”。还过我更欣赏继杜威之后的享誉世界的教育家,菲利普W克杰森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的23面说的:“当老师面对屋子里充满生气的学生时,他的任务可以被描绘述为贩运真理。这种说法不错。”这一说法。他比我概括的“继承人类文化,使之薪火相传”更简洁生动。仅是教师贩运真理会有争议。有人会说有的教师贩运的不一定是“真理”。

但是以下事实应是公认。

一,教师在课堂上是不会有任何欺哄不实的言行。他必须照课本去讲授,而课本是专家写的而且经过审查的。向这生宣讲的正确与否还可以从其他资料中得到验证,也可经过实践去检验。

二,教师在言行上一般都会以“为人师表”自律。

三,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只有切磋对知识的体会的相互帮助,而无必须的物资交换的纠纷。

四,教师的劳动报酬来自第三方,即学校或聘用者,与学生无直接关系。

总合四点,在教学活动的师生双方,无“物质层面利益”之交换争纷,仅有“精神层面道德与智慧”的解说与交流;具有孟子所说的“亦有仁义而已”的“圣洁”。当然这种“圣洁”并非教师不要任何报酬,而是通过第三方(包括学生父母)给予。而且这种给予,得到社会普遍认可,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正是由于这点,在我国,学校一直被认为是“圣洁”之地。我想这应是孟子的母亲要把家搬到学校旁边的原因。

而社会呢?社会是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个体间的存在关系的总和。人类为了生存需要,必须进的生产各种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于是有各种特定环境:这便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关系。而第一、第二产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输送出,则靠第三产业,它比第一、二产业更为复杂多样。

第三产业是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它产业。它包括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部门等。

每种产业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小环境,社会便是这些小环境的总和。这些环境间都存在有序而有机联系。

于是现在,青年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便是这这三大产业中的某一单位就业“劳动”。就业于不同单位的青年,“劳动”形式有着差别;而且,即使在同一单位的不同青年,因现代劳动分工也有着差别。但是就其整个劳动过程而言,目标当然是完成自己分内工作,使这单位能创造出(一般面言,一人单独劳动不能创造出)“物质”的“精神”的财富,或对整个社会的或个人的发展、安定、健康做贡献。但是在此同时也会使劳动者本身受到教育而得到提高。中国有句俗语:“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这状元便是在劳动过程成中成长的,即在劳动过程中能使劳动者的智德美得到发展,而提高到该行业的状元水平。

就劳动过程而言,它不同于游戏与学习过程。因为劳动时,体脑有完成“定额”的指标所必须的强度负担;这对身体尚未发育完好的青少年的身体有不利的一面。所以现代世界各国法律中都有限制使用童工的相应条款。也就是说劳动过程的教育作用主要是智德美这三方面,使四肢协调能力即技巧有提高,但被列入能力即智慧道德范畴。而其提高是在具有从事该项劳动能力的体智德美基础的之上,故劳动中的成长不能代替学校环境。取消半取消学校这种教育环境,回到在生产活动中的师傅带徒弟方法来代替学校是走历史回头路,是走不通的。

对于社会环境中的上各行各业劳动的教育意义的认识,过去是有失偏颇的。

一,劳动中的重体力劳动,对人的体力消耗大。比如在上世纪的以人力为主的农业劳动便是。当然这种劳动也在教育作用,即使劳动者智德美得到发展。有人着眼其既有消耗体力这一面又有教育作用;于是造出“下放农村劳动”这一招,还造了“劳动改造”一词。因为我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农民对“下放农村劳动”作法反应是“只有我下放不了”!对劳动改造一词的反应是“我一生都是在劳动改造中”!所以那种思路,不仅逻辑上混乱:而且剌伤了农民。

二,每个成年而未达退休年龄的人就业并做好本职工作,于是取得报酬使,供给家生活需要外,还按政规定交了相应显性的税赋(隐性的与)每个公民因为要购物都交了含于物价中隐性的税赋。这税赋由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相应权力机构,给第三产业中的一些如教育、卫生,及第三产业中第四层次单位的劳动者发工资及公务开支。故这类劳动者现在虽有公仆之称,这点因为历史上“普天之下莫非土”的观点,很多人没有认识到是大家共同了出钱请的劳动者,所以称“公仆”。

三,劳动行业很多很多,从在职的清洁工,井下挖煤工人到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的工作都是劳动。就整体而言,共同创造了社会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从而使社会向前发展。全社会人,都是国家公民。这点也非所有人真正认识到。

四,社会发展目标用最普通的话来表述便是:让老百姓的生活一天过得比一天好。故而第三产业中的第四层次中的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的“为人民服务”也是要使百姓生活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他们拿了人民的钱理所当然要为人民服好这个“务”。服务得好,普能公民说好称赞一下,当然可以,但没能称赞也不是错,更不是忘恩!但服务得不好,无论是谁,喊一声是情理之中。

五,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学校居于在第三产业的第三层次中,而第三层次中还有“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等也从“教育”角度对全社会实施区别于学校上课的教育活动,从不同侧面对学校环境的教育进行辅助、补充或帮助或提高(如科研事业、体育)。但不可能取代学校教育,用其来主导教育也是本末倒置。

六,社会环境中的第四层次: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等,则对学校环境中教育活动的正常而正确地开展提保证。因为第三产业的第四层次是为全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不仅仅是学校,它要全盘考虑。

但是学校这一环境的教育对全社会关系重大。

从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出发,生产力的提高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生产力总是不断发展中,于是具有革命性;而生产关系则相对具有保守性。生产力得到发展,必然要突破生产关系的桎梏;于是新的思想新的观念产生了。而生产力的发展与提高,又与学校教育发展相系。是学校教育向社会提供了科技水平列高的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又创造更高的生产力,于是社会向前发展。我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大概就是由此得出。

这样,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人在社会就业的劳动中,会在有提高与发展,不会停留于就业时状态,即从“做”中学到“做”;但不能代替学校。

还有学校这一环境因其对社发展的作用,不仅受到为全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的关注,而且因其为一、二、三产业提供德才兼备的劳动都而受于全社会的关注。这关注深入到社会的细胞——家庭,每个家庭都希望学能提供更好教育,使其后代更好、更快地成长!

但是教育是全社会关心的古老难题,就学校的校长老师而言,怎么搞好教育工作?他不可能将“体智德美”的养料及相应的能力,制成针剂,如医生那样注入青少年血管并立即产生效果。教师该怎么教,如何引导生学,现在有许多理论。现在老师们都在学习应用这些理论,有的觉得有效,有的不明显。这一个非常大的课题,将在随后杂谈中逐步写出我俩的见解。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