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劳动之七
2018-09-07 07:27:08
  • 0
  • 5
  • 12

闲谈劳动之七

——劳动以机器为动力后带来的弊端与克服

本人在《闲谈劳动之四——劳动产品的分配等等》有过下面的一段文字:

“我认为人是集体性的生物,离开人类集体能生存下来的个体是不存在的。因此,社会财富由全社会人共享这一共产主义目标是崇高的。但包括地区资源、历史与个人能力等等与创造财富有关的各种元素不平衡又是绝对的。”

在欧洲工业革命后,全世界的社会生产便逐步实现以机器为动力,以有动力的机器为劳动工具进行劳动。而现在还能以电脑为脑力劳动的辅助工具,于是其劳动生产力是空前强大!是人以体力畜力为动力,以简单铁制件为工具的劳动所无法相比的。但因“地区资源、历史与个人能力等等与创造财富有关的各种元素不平衡又是绝对的”,于是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能力形成同时两大弊端也跟着产生。这两大弊端,一个是对人类自身造成贫富差别,这差别冲撞人类自身;另一则是破坏自然生态平衡,造成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污染。

贫富差别是财富分配所致,在<闲谈劳动之四>曾谈到配问题,故本文实为<闲谈劳动之四>的续篇,

自1949年后,我国百姓便逐渐有“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认识。这比原来“人要做的吃”的朴素观念前进了一步。但是对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劳动,特别是生产关系中从事管理的工作的劳动的认识,则有失偏颇。比如认为教书、行医等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是“吃轻巧饭”,从事这种工作之人为“非劳动人民”;而对社会生产活动中从事管理工作是“吃剥削饭”!更不承认“资本”也在社会生产中有创造财富的作用。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上中学时,受到的政治思想教育就是这样。各种政治运动也是按这一观念开展的。当时说,这观念来自马克思、恩格斯。现在觉得不能那么说。

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合著的《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于1848年2月21日。有文字记载的最先读到宣言的中国人是孙中山。他于1896年(30岁)时,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读到该书及的马克思的其他著作。被中国人用中文译过来的宣言中除正文外,还有马、恩在再版时的德文版序言。该序言是宣言发表后25年的1869年。现抄录其中一段的文字于下:

“共产主义者同盟这个在当时条件下,自然只能是秘密团体的国际工人组织。1847年11月在伦敦举行的代表大会上委托我们两人起草一个准备公布的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结果就产生了这个《宣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

这序言表明马、恩在执笔写“宣言”后的25年后,郑重指出了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对待宣言,即不要将其视为教条。而从1847年到1949年,历史的车又经历了102年!还有,马克思在世时,还发表的《资本论》第一卷。他1883年(65岁)逝世后,在1885年由恩格斯整理出版了他的著作《资本论》第二卷,恩格斯去世后由考茨基等整理出版了他的著作《资本论》第三、四卷。而且应承认,四十多岁以至晚年的论述,应比年轻时更成熟。有一个历史现实是在马克思周围,存着只对他三十岁以前的观念感兴趣,而对其花费四十精力的研究成果不感兴趣。这或许马克思逝世前一年即的1882年,当着法国工人党的许多人的面,气愤地说“我本人无论如何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原因(以上文字,在百度上可以搜到)。

现在我国大学里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充分吸收了马克思的〈资本论〉的观点。认为社会生产有六个要素。从这六要素的概括,则可见我在中学上学时学到的观点不能说是马、恩观点。现将教材中的“生产要素”抄录如下。

生产要素通常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经济信息和经济管理等六种。

①土地不仅包括其本身,还包括地下的矿藏和地上的自然资源。

②劳动力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③资本包括资本货物(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和原材料等)和金融资产(股票、债券和借款等)。

④技术包括文字、表格、数据、配方等有形形态,也包括实际生产经验、个人的专门技能等无形形态。

⑤经济信息要素是指与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直接相关的消息、情报、数据和知识等。

⑥经济管理要素又称为生产组织要素或企业家才能要素。

马、恩是伟大哲学家,思想家,理论家。两人都亲自参加到其理论实践的政治活动中。比如他俩参加了第一国际[注1]活动,并成为其领导核心人物。1866年,第一国际日内瓦代表大会提出了“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的口号,要求各国制定法律给予确认。恩格斯参与了第二际[注2]的创建,也是核心领导。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为了纪念美国工人的“五一”大罢工,推进各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会议通过决议,在1890年的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示威游行,并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五一劳动节”

“三八妇女节”则是1910年8月,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大会通做出的决定:即将美国妇女举行游行示威的3月8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妇女节。

由此可见第一、二国际领导着全世界的工人运动,并取得了成果!

恩格斯逝世后,以伯恩斯坦为中心的一批人,主张渐进式的社会主义发展,视马克思主义为一种道德标准。伯恩斯坦等的追随者坚持其“改良”理论进行相应的政治活动;其中有的通过“议会道路”成为执政党。从百度搜索可知,现在欧洲及澳洲的工党社会民主党与这一派有着历史或思想渊源。

还有一些国家的政党与上面所说伯恩斯坦等无渊源;如美国的共和、民主两党。他们也是奉行不断改良来达克服工业革命带来的贫富差距弊端及发展不平衡。

必须看到,这些国家的改良之路,都是在共产党宣言发表后,经过工人的抗争,社会系统“自身”出现改良与调整来的“历史实践”。其结果是工人的待遇逐步得到改善,工人与资本家矛盾逐步缓和。社会大生产造成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得到治理与克服。这些国家的工人不再是无产者。他们也拥有工厂、公司的股份。当然,那里贫富差距仍存在,但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使其不影响生产发展,而且是尚能促进其发展。工人失业还存在,也控制在可承受水平。失业工人在生活上能得到相应的救助。这些国家的做法用法律规范所有人的行为,用“市场经济”来激发“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及使其无序因市场作用而走向有序。用税收来对收入分配的调整:高收入者多缴税,对低收入者少缴,以免税;用遗产税使得巨额财产只能极少部份可以为后代所继承;双从税收中,取出部分资金进行的“再则分配”,比如免费医疗、义务教育、全民都有差距不大足够老年生活的养养老金、失业救济等。这种手段,现在获得普遍认可与赞成。

1949年后,在我国,农业税是重要税种,现在税收也依据这一原则做了改革。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也就说从2006年1月1日起,不再征收农业税了;而且还依据种地面积给以种田农户以一定的补贴。

马、恩去世后,而以列宁主张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的一派,建立列宁为核心的第三国际。称伯恩斯坦及其追随者为修正主义。列宁搞成功了“十月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用“无产阶专政”“消灭”私有制;用“计划经济”,组织社会大生产。在二战后,欧、亚形成与苏联相接壤的一大片区域实行这种政治经济制度,当然都是在苏联帮助下建立政权,并以苏联为样版。列宁及他的继任人进行了74年实践。他们也实践了工业化,但生产发展与外部世界相比落后许多;仅军事力量从外部看,貌似强大。但到1991年,“苏联”竞自行解体!接着便自行终止了走列宁开创的路。随后,与其相接壤的东欧各国也一风吹地不走原路了。

由于“十月革命的一声响”,经过艰苦内战的我国大陆,在1949年也加入了列宁开创的实践行列;但在毛泽东主席去世两年后的1978年,便实施“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走上与列宁开创的路有别的路。并使得我国社会生产、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用三、四十年时间走了发达国家一百多年所走的路。

以上便是就是在世界范转内解决工业化的社会大生产带来的贫富差别所走的路的大致描给。

比较欧洲工业革命的社会状况,我国改革开放前社会生产与欧洲工业革命前很相似。改革开放后,由农村人口流向沿海城市打工,便开始出现欧洲工业革命时的社会“景观”。在1958年实施公社化时,并宣传“人民公社是通向‘共产主义’的金桥”时,曾组织农村会做革的妇女,替全队以至全公社人做鞋;建食堂,让会做饭的妇去做饭;从而人发挥人之所长,以发展农业生产,以“一天等于二十年的速度”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做鞋的实验,没有一个公社建成了制鞋厂的报导;食堂办了个月便搞不下去而解散了。而现在这一切都成可能!进入沿海的制鞋厂打工的妇女,她们制出的鞋销向全世界!进入饮食业的人便不止给自己做吃的。这种社会化的大生产随之而来的,贫富差别快速拉开也跟着出现,最初在农村出现万户,现在万元户不算什么了。这点本人在《闲谈劳动之四》已具体列出,此处不复述。而且从现在看,所出现的诸如地区间,户与户间收入,及取得财富差距等各种社会问题会比欧洲当年更复杂。

如何解决?列宁的思路是打乱原有秩序,重新建立新秩序,中央已用“不走僵化老路”六个字,并用建设法治国家,建立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了回答。四十年改革的实践,证明经济上改革比政治上改革容易得到共识并施行,比如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国农村是闻风而动!

政治层面改革的艰难,使我记起文革期间毛泽东写郭沫若的一首诗:“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诗言志,在二十世纪中叶,权威人物仍有此诗之志,就注定了在政治层面的改革的艰难性。从秦到清,只有14个朝代;将“民国”算一个朝代,也只有15个朝代。所以“百代”一词,有应“永久”行秦始皇创立的制度之意,而以后说的“马克思加秦始皇”便进一步把“志”言“清楚”了。有人说“百代都行秦政制”是将将全国分为“郡县”管理的“郡县制”。非也,郭沫若的《十批判书》,批的不是郡县制[注4]。

在《史记 秦始皇本纪》里,有这样一句话,“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于一尊”。现在有位重要人物,将“定于一尊”提了出来。依宪治国,就“行动”为而言,法律是最高,“定于一尊”,一锤定音是法律。就“言论”而言,因宪法给公民有言论出版自由,那就更不是由一尊来“一锤定音”的事了。我国历史上有个称之为“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代;那时,没有要“一尊来‘一锤定音’”!

这又进步看到改革的艰难性。

欧美发展到现今水平经历了两百多年,其政治体制十九世纪末与二十世纪开以至现在是不断改革完善的。其政治制度也是不断完善发展着,当然也还在变革之中。比如选举权,最初黑人没有选举权,现在黑人能当总统。从这里是乎又可见,走上了工业化社会以后想退回去是不可能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百姓的文化水平提高之后,作为独立人的观念会随之增强。用《让子弹飞》电影中的口号“枪在手,跟我走!”喊破噪子,也无人跟着走。

于是,如何克服,我国工业化出现会必然出现的诸多方面的弊端,既有可工业化引起的社会大生产出现弊端用两种方法解决的历史可借鉴,还有自身经验,各许多专家研究成果可供参考。当然这里还存在进一步解放思想问题。

如何解决我国问题,我觉得从面抄录的两段文件,可以看到解决我国当前社会财富分配方面出现的贫富差距拉大问题的思路。现在老百姓是等待着沿此思路不断的“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现将这样条文抄录如下。

第一段,1982年制定的宪法的第五条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第二段,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的第30条。

(30)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权威。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建立健全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宪法与党中央的权威文件闪耀着中华民族未来的曙光,里面藏着解决本闲谈主题中本人没那水平讲清楚的话。

附注:

[注1]、第一国际,它是第一个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1864年9月, 在英国工会派和法国普鲁东派的倡议下,在英国伦敦圣马丁教堂举行了有英法德意波等国代表参加的国际工人代表大会.决定建立国际工人协会(International Working Men's Association),后人称为第一国际 (the First International)。马克思代表德国工人参加该组织的工作,是第一国际重要成员。因为章程等是委托马克起草的,后来是第一国际核心,领导着第一国际,并将普鲁东开除出联盟。12年后,即1876年7月15日在在美国费城的代表会议上,据马克斯建议解散。第一国际当时的名称是“国际工人协会”;直到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后,后人才称它为第一国际。

[注2],第二国际亦称社会党国际,是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和工人团体的国际联盟。这时马克思已逝世4年,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召开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有22个国家393名代表出席,宣告第二国际诞生,它是一个松散的联盟,是由恩格斯创立的。第二国际于1889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一次大会,通过《劳工法案》及《五一节案》,决定以同盟罢工为工人斗争的武器。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第二国际领导人爱德华•伯恩施,普列汉诺夫,考茨基,罗莎卢森堡等与列宁在继承马克思学说上出现分歧。列宁称其为修正主义。第一次界大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第二国际停止活动。第一次世界战结束后,各国社会党会议,通过《拥护国际联盟案》,并筹备恢复第二国际。1920年在日内瓦召开大会第二国际又恢复起来,但内部派系甚多。再后来在1923年又成立了工党扩社会民主党的国际又出现于国际舞台,以至被认为与第二国际有历史渊源。

[注3]、第三国际成立于1919年,在莫斯科成立,当时俄国无产阶级已经革命成功,建立苏维埃政府。第三国际本名“共产国际”,以别于第二国际的本名“工人国际”。第三国际初成立时,各国支部差不多皆为第二国际原有的支部分裂出来的,即第二国际中的“革命派”构成第三国际。第三国际正式宣布抛弃改良,号召世界革命。1943年5月15日 共产国际宣布解散。

[注4]:郭沫若的〈十批判书〉的内容:1、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2、孔墨的批判;3、儒家八派的批判;4、黄老学派的批判;5、庄子的批判;6、荀子的批判;7、名辩思潮的批判;8、前期法家的批判;9、韩非子的批判;10、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

(以上注解,系据百度资料整理而成)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