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杂谈之十二——教育的个性、环境、过程(2)
2018-01-12 18:10:09
  • 0
  • 0
  • 2

教育杂谈之十二

——教育的个性、环境、过程(2)

作者 张士充 朱家楔

(上接教育杂谈之十一)

二,在学校环境中的学习过程

学习是什么?学习是伴随生理成熟而自觉地做的行为的适应,由而内化历史、社会文明为心理素质,促使心理得到发展的过程。这种过程集中于少年、青年就学阶段,即集中于学校环境中.学习在学龄前已有萌芽,并延伸进入社会而就业劳动过程中,故从这个意义上,人终身都在学习!但就人为一生发展而言:学校环境是主环境,在此环境中的学习是主过程,它对人的德才识起重要奠基作用。

(一)学校环境是在政府统管之下

现在,各国政府都设有教育部;这一机构的存在说明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把教育工作,成施政的重要内容。所有学校教育是在政府统管之下,故“学校”作为教育环境,是切实贯彻政府的教育目标的教育环境。公办学校是由政府财政开支,专司教育职能的机构,而民办学校也在必须在政府教育政策框架下进行教育工作。

从社会现实看,政府实现其教育目标,除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实行法律层面控制外,还通过三个方面去实地把把握。这三方面是:一,制定教材(确这让学生学习什么);二,选择培训教师(用什么样人来给学生上课);三,给从事管理与教学人以工资(使从事教学与管理人员自己及家庭生活有保障安心工作)。

在我国,周朝培养“国子”的学校,就是用这三招制控的。有由政府认可的“教材”,古籍上的“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周礼·保氏》)”的六艺便是“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即有六种教科书。那时学校是“养国子”教师当然有,中介普通百姓是上不了。孔子开创了民办“私塾”,普通百姓是自办“私塾”,论语中的“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中的先生当然不是单指老师,是包括老师在内的长辈。故对私塾老师是要行孝道,供养其生活的。孔子的学生把孔子所教育他的那些知识道理编成了《论语》这部书。后来的历代朝庭对“私塾”开什么课还是很关注并有制控的。

从历史现实看,宋朝成书的《三字经》、明代成书的《增广贤文》、明末清初成书《幼学琼林》,及春秋战国时期传留下的《论语》、《孟子》《四书五经》是被朝庭所确认的“私塾”里的“课本”。其中《三字经》、《增广贤文》、《幼学琼林》是给幼童读的,而《论语》、《孟子》《四书五经》则是青少年以及成人必读的。想当官,就必须参加“科举考试”。因科举考试的题是从《论语》、《孟子》《四书五经》出,而且要用这些书中的理论来回答。这使得即使不想当官的人,因要与官打交道,不读那些书便无共同语言,如是多少也得读点这类书,并记住其中一些句子。

若与世界其他民族或与自己古代比,启用教材有差别。我国把数学、自然科学排斥于为官的“科举考试”内容之外,而西方则不是这校(请参看教育杂谈之三与教育杂谈之四)。这种作法,当然在很大程度上阻遏商业及科技的发展,使社会停滞于小农经济的水平,而与皇权专制政治体制相适应;间接对皇权专制起保护作用。但由于“教育”的个性,这种排斥作法,后来还是被否定。这便是清末光绪30年即1905年出现了癸卯学制!该学制所开课程有:国文、算术、自然,地理、修身、美术、音乐等课,开始与世界教育接轨。以前“私塾”及官办“书院”教师是科举落选的文人及退休或在职的官担任,而无专门培训教师的学校;癸卯学制后,政府开始设立各级教育管理的职能机构与培训教师的师范院校,并逐步把教育统一地管理起来。

也就是说,在清末时,我国的教育开始了政府统管,并与世界接轨的历史。

(二),学校教育受社会生产生活水平制约

学校这一教育环境是受社会生产生活水平制度的。因为普通老百姓必须把生存放在第一位。在我国乡村,有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见面打招呼的俗语是“吃饭没有?”人们把吃饭与否的询问,当对人的最大的关心!便是社会生活水平的最透彻的表述!正因这一原因,我国的义务教育,政府就呼唤了很长历史时期,如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便提出学校要向工农开门,并动员学校师生深入农村办夜校搞好“扫盲运动”。记得我在在初中上学时,每周都要用一个晚自习时间去附近农村教农民识字运动。但只是“运动”一时期后,便停下来了。或许是上面听到下级回报后,认定指标已达到。其实离每个成年人都能真正认识1500个常用汉字从而能“看报”的目标还远得很。

提高百姓的文化素质,扫除文盲问题;1949年前国民党政府没解决,1949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花了很大力气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也未解决。我以为其原因或许以下因素有关。

第一,小孩能做点事时,就非常需要他(她)参加农业或家庭劳动,以便使家庭生活能有最低标准的维持。也就是说为了一家人吃上饭,要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

第二,村里的“读书人”若未“参加革命”,而是呆在家;基本上都成革命对象受批斗。而且每次政治运动,受斗争的都是有文化的人。即“有文化人并没有好果子吃”

所以那时儿童自动退学是小学校长教师难以解决的难题。家长说:“老师,我家小孩在家能帮我家看生产队的牛,能挣得工分,上学你能给我家记工分吗?”于是七岁儿童入学容易些;但入学率难以巩固。因为,八岁九岁的小孩能挣点工分了。现在农村六十岁上下男女老人多数没读完小学便是证明,这数据在人口普查的档案中肯定有。

于是九年义务教育,到改革开放后八十年代,才正列入议事日程,制定了义务教育法,启动了义务教育的日程。由于国力原因,虽还做不到入学免费,但小学校舍建设资金,不再要生产大队向各户筹集。政府有相应拨款,或由政府主导建设“希望小学”的捐款解决。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生产逐步发展起来了,百姓生活水平也逐步得到提高。不再需要九岁十多岁小孩帮助挣工分,或干家务。于是,普及义务教育便出现转机。

现在,不需小学老师在每年九月一日开学前走家串户地动员儿童入学。而且是即使家庭经济有困难,也会主动想办法送小孩上学;并且读完九年义务教育后,还要争取上高中上大学!

现在上高中,上大学根本不需动员,中学也不存在自动休退学。这种情况充分说明学生“入学率”与社会生产生活水平有关。

教育的哲人主张义务教育是免费强制性教育。这是考虑社会发展,教育”要先行;而底层百姓会有需要小孩的辅助劳动或观念落后等实况;故义务教育必须免费与强制,在现在还是需要坚持的。

(三)学校教学活动成效与校风、教风、学风相关

对于工业化的现代社会而言,学校环境是人的体智德美的发展达到相应水平的主环境;学校里的学习是主过程。这水平就是义务教育的教材所包含的,学习这些教材,使其内容转化自己的德才识,并形成相应的能力,便达到这一水平。

义务教育的各科教材是前人对社会、自然(包括数学)的“真善美”探索的结晶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是认识世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基础,因为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铁基础,同时又是进一步学习与研究社会与自然的基础。但是要达到此目标,有三个重要相关因素:校风、教风、学风。

这里需要重视的一个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不是几个月以至三年五年所能形成,以至需要几代人接力坚持才可形成,不是学校领导人拟出几个字的校风、教风、学风做成标语牌便可形成的事。这一点,可从世界名校的历史得到证明。

必须承认这样一个实事,在如何保护发扬原有老学校的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上不仅没有任何考虑,以至具有那些风的具体人多被列入扫除对象!于是从1949起到文革结束,有那么多以学校为阵地的政治运动!这些政治运动,对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伤害极大!这伤害在反右时便达世界教育史上未有程度,而文革则创了更高水平!当然这种伤害在改革开放后停止了,并在伤口愈合上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如平反冤假错案,制定教育法、教师法,规定教师节等等。但是大多数体现这种风的具体人都因扫除而作古,新的一大体现优良学风、教风、学风之人,尚在培养中,还很难说成形风!这三风破坏容易建立难!何况伤口未完全痊愈(新风未形成)时又染上新疾,这便是学校环现状。

(四)改革开放后学校教育的新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生产发展了生活条件好转了;九年义务逐步地得到贯彻实现,80后的年青人,都是在学校环境中渡过少年到青年时期。而且,大学扩招,现在社会上大学生多了。但是在我国学校这个环境中遇到新问题。

现在基础教育,不需动员学生入学,但学生与及家庭产生了新变化!

在农村,父母多数外出打工,把照顾其小孩上学的任务交给家守“老营”的爷奶。而爷奶基本上都是上世纪读到小学二、三年级就缀学作农业工分的人。他们痛爱孙儿孙女,但如何带好小孩不论从哪些方面去思考都比不上其父母。如是学校教育寻求家庭配合方面便有难以如愿之处。

在城市,年轻人工作班,于是也把小孩的照顾部分地交给退休了的父母。这里所说的部分,是小孩回家可以见到父母,学校开家长会父母会到场。而农村则不是这种情况。

这就是说在小学、中学里学习的学生都受祖父母影响多些,现在有个新名词,称之为“留守儿童”,即现在小学、中学面临如何教育“留守儿童”的新问题。

就基础教育,或义务教育而言,学校还面临老早就受批判,但就是解决不了,而且愈演愈烈的“争升学率”问题。

回顾起来,这问题是从1953年12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同时发表《关于山东蓬莱县潮水乡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情况调查》之后逐步提出。因为小学毕业生争着上初中,于是经过考试,升入初中的学生多,即升学率高,便受到家长学生的青睐,于是便有争“升学率”。这给教育管理部门,以至地方政府以巨大压力。最后,将出现此现象的责任归责于学校领导的思想不端正,犯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尽管批判一升级再升级,最后升级为17年教育执行了刘少奇资产阶级黑线的文革大判,取消各级升学考试以至大学入学考试,仍然然解决不了问题。文革结束,恢复高考时录取率仅为5%,其踊跃报名则空前!随之学校教育恢复了正常,于是入学考试便成入校必经的门槛。当然大学便很自然地成为争入的门槛。于是教育管理部门与政府又为之感到头痛。

1981年《中国青年》杂志将《羊肠小道上的竞争叫人透不过气来——来自中学生的呼声》的调查报告,给已是87岁高龄的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看,叶老先生读后,忧心忡忡,写了《我呼吁》一文,与调查报告一道发表。叶老词意恳切,语重心长!可是就是没有止住 “羊肠小道上的竞争”!现在这种竞争,是从小学便开始,有的甚至在幼儿园便开始着手了。其提法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还有市场看到了商机,“考试书店”也挂牌了,专经营各种考试模拟题与标准答案,各种练习册!互联网上有各种各样一对一的辅导,保证增加多少考分,考上相应名校的广告。

这一切都统一口地把中小学校教育集中到一点,毕业后在升学考试中夺取高分,考入高一级的名校。

现在有那个学校敢把升学率不当回事吗?没有,特别是示范中学,升学率是他们生命线!一问题与社会环境有关,学校是解决不了的。

非常感激,改革开放后的领导人没有把争升率简地单纯看成校长、教师的资产阶级思想作怪,而从其他文面开展一些工作,如在教育界展开素质教育的研究与讨论,在如何进行素质教育上进行一些实验。比如,张士充曾举持北京市重点课题《系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理论研究与实验,朱家楔在1996后年也参加了这活动。此外在高考命题上作了改革,利用高考这个指挥棒,使教师在教学上必须重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别想走猜题的路。但是这一问题还存在,我认为这只能算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学习有影响;但应算完成了相就阶段的学业。

中小、学校这个环境的另一个新问题是“创收”问题。

在改革开放之初,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但发展教育事业又是刻不容缓的事。于是小学危房,由大队派义务工或令各户凑钱维修。中学则给这校“政策”,让其自己想办法筹集相应资金,于是导到校长不务正业!纷纷搞校办厂、校办店、收费计划外生、收费复习班以补学校基本建设与改善教师待遇的急需。随着国家投入的增加,中小学办厂、办店等现在基本没了,因为学校基本建设,有政府的教育投资;但是教师工资与创收多少相关,若“创收”全停,教师工资便有较大幅下降,政府补不了这缺口;再则,择校意识普遍,花点钱上所需的学校都愿意,有市场,所以不务正业“创收”退出学校有待改革进一步发展去解决。

因为教育不是孤立活动,它是与社会各方面密切相联的,单独解决不可能。这些新问题,需在社会的综合治理过程中逐步解决。这方面,家长有抱怨与急躁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和缓。

最终,作为教师,应保持自己的双手具有“圣洁”性。他们的劳动报酬,由政府财政提供,并按已公开的决定:略高于相应的政府工作人员。当然政府工作人员也一样,只要公开的合法的劳动报酬!到此时,学校这环境的诸多不足之处便基本克服了。

(五)校长教师的责任

学校这个环境就其教育作用而言,因被人认识较早,但是,如何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四育,仍然是学校教育中的重大课题或说难题;因为在这方面存在许多认识问题。从表面看来,负责基础教育的学校中开设有体育、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美术、音乐等课程,进行体、智、德、美四育;要划分也只是把体育课划入发展“体”政治课划入发展“德”,语文、历史、地理有部分属德育,音乐课美术课划入发展美育,其余课统统划入智育。而且把智育与德育截然分开,以至认为有相互干扰的性质。这种认识困扰着我国教育界领导与众多教师。使得他们虽然嘴巴说了四育,但教育教学中贯彻时犯难,关于各学科教学过程都有体智德美的营养,及智育是德育的基础这点在《教育杂谈之九、十》两篇已述,不赘。

应当明确地讲出每个学校工作人员都肩负对学生进行以四育为目标的教育责任。而领头人便是校长,校长的以四育为目标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形成校风的领头人;教师及所有工作人员都能与校长教育观念行为相配套相和谐,坚持若干年造成社会的良好影响,便逐步生成校风。

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切实地依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深入挖掘教材中所含体、智、德、美要素,让学生认知、练习中并内化为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德行、审美能力。这里必须摒弃智育与德育对立的观念,注意引导学生以现代科知识为基础建立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从而实实在在的在自己教学中,现德、美的培养,并将溶于教材中的前人对自然的社会的真善美的结晶,使学生内化其德才识形成能力,进行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或科学研究的探索,从而形成相应的教风与学风。这种话讲起来容易,几个人这么做不十分难,但一大群人坚持,并接力地坚持就不易了!于是从教育管角度,护以至保护每一个坚持者非常重要。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