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脑子里的记忆(3)
2024-03-10 21:49:36
  • 0
  • 0
  • 2

                   梳理脑子里的记忆(3)

                             ——关于“礼”的记忆碎片

      记忆(2)梳理是《四书五经》经过历史的洗礼后,在脑子里的残存。《四书五经》是孔子学说经典文集。孔子的学说被称之为“儒家学派”,“礼”是儒家学派的一个重要概念和核心思想。孔的“礼”可不是现在的“文明礼貌”,是“周礼”。现在的文明礼貌是建立的人与人在人格上是平等这一基础,而“周礼”是把人分成若干等级的“礼制”。交往时,上、下与平辈是有别的:下不能“犯上”,下对上以“无违”、“事”(贡献)为主线;就“礼貌”而言,也因等级差别,双方所取姿势也有差异。本文为梳理这方面的记忆碎片。

                         一,关于“礼”的古义的记忆

      古义的礼在“礼貌”方面。突出的表现是臣见君的见面“礼貌”姿势为“下跪”,称之为“大礼”;君取端坐接受的姿势。这方面,电视剧已将其将其如实展现在现代人的眼前了。平辈“礼貌”相互为同样姿势。

     周礼不仅规定了“繁杂”的见面“礼貌”姿势,还依对不同等级人的“衣、食、住、行”都依等级作了规定。有篇名为《颜斶说齐王》的先秦古文(现用百度可以搜索出并读到)。这篇文章便侧面地“透露”了此情况。该文章写的是齐宣王召见颜斶这位“隐士”。面谈之后,齐宣王对颜斶非常有好感。于是,齐宣王表示愿请颜斶当他的老师,便说:“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颜斶不愿接受,他说:“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  礼制”除这种侧面透露外,还有正显示,这就是历史电视剧的功劳了。

     皇帝与不同级别的官、百姓的衣、食、食、住、行也能见于历史剧。就实物而言,也可实地的用眼看到;这只需参观“故宫”、历史博物馆,便有在“礼制”作用下,我国社会各阶层人的衣、食、住、行的等级差别,呈现在眼前了,但不能用手摸,因那是“文物”。

       顾炎武在他的“天下兴亡”名句中,称“其君其臣”为“食肉者”,而现人也用的“布衣”做普通百姓的代名词,则是文化语言司马层面的“礼制”的“痕迹”。

      不仅这些,礼制规定人死了装尸体的棺材也有等级,只能按此等级相适的“棺”来装其尸体,表示生者(亲属)的悼念之情。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第八章)有下面文字: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椁”是是古代棺材外而套的大棺材,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渊死了,颜渊的父亲颜路请求“为之椁”。即他提出“想办法搞个大棺材套在装了颜渊遗体的棺材上面”。孔子没答应。后来孔子自己儿子鲤死了,他也未“为之椁”。孔子认为“为之椁”是由礼制(地位)决定的,这与死者“有才”或“谁的儿子”(才不才)无关; “不可徒行也”。

   《论语》“颜渊篇”中孔子对礼有进一步论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就说明孔子对“周礼”是笃信、笃行!于是“礼”渗透至儒家学说的各个部分是必然的。

     古人说道理善用比喻而轻逻辑,而或说用比喻代逻辑。研究的对象间无内在的逻辑联系,靠比喻做出结论而健立的学说,是经不住历史实践的考验的。如君与臣的关系用父与子关系相比而得出诸多结论的学说便是。这种学说,讲得是乎很好听,但就是落实不了目标。因无内在的逻辑支持,不能自圆其说,会沦为空谈。不过,还得承认,有些目标还是很高尚的。如《礼记》上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及本人上文记忆(2)一文后面所说的三点;对“禅让”的崇拜;对“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的理想;对“苛政”的痛责都含有很好的理想。已被历史实践证明,是用“克己复礼”实现不了的。

                二,儒学的“德政”的若干记忆碎片

      孔子从“礼”这基石上,提出了“德政”。关于德政《论语》有言:

     (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是讲“为政以德”的重要性。

    (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齐之以刑,民免耐无耻”的意思是,用刑罚使“民”整齐,“民”会逃避,并不知耻辱。“齐之以礼”是要求各阶层人都按礼制等级,不“越位”去“行动”做事便“整齐”。‘有耻有格’,用现代话则为和谐稳定状态。不过这二十五个字的句子仍未讲德的内容,即什么是“德”但从对“齐之以礼”能得到“有耻有格”的结果可以看出,“德”在“周礼”中。

      (3)“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这算“德”的定义吗?也算,也不能算。怀德是“君子”,怀惠(利)是“小人”,太不妥!难道吃不饱,穿不暖的人,关心自己的吃穿“惠”便成了“小人”,这是什么逻辑?为什么君子不需“怀惠”呢?君子的“惠”礼制给他确定了,不需他去怀。而这礼制所生的地位是怎么生成的?我脑子里有一俗语:“万般都是命,半点不由人”!从历史看去,科举制产生后,有一条公开的“路”——读书参加科举考试:能“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大事知”。只是走通的人比例小,多数是“名落深山”,于是有《儒林外史》中“名落深山”者千姿百态。

    (4)我遍查手边书籍,并用百度进行搜索孔子客观地对“德”及“德政”下的定义。当然,这与我水平低相关。故我的练思维只能在此水平反复。

     从现实看去,君子也有家庭,也会有日子过得更好点的期望,不“怀惠”是不可能的。只是权在手,不用求别人是了;自己能多拿,但绝对不能公开!而且还得公开说“自己廉洁(君子怀德)”;这种例,古代有现在也有!

      历代皇帝也称要实行孔子的德政,一千多年的实践民间百姓。仍只能背地里唱“彼君子兮”的歌[注1]。

     不过,历史的发展总诡异:唐玄宗李隆基(虽有“骊宫高处入青云”、“后宫佳丽三千人”、“尽日君王看不足”的“惠”,又有“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的到来,使得他“回看血泪相和流”注[2]。东晋时期的两位名相王导和谢安,后来也出人意外,“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有耻有格”的和谐社会并没出现。

       到了上世纪,世界潮流作用下。

      鲁迅于918年5月15日的《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说礼教的吃人本质:1919年1月15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本志罪案签辩书》,大力提倡“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他指出,拥护“德先生”,必须反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从而开始了新文化运动。从那里到现在一百多年过去了,那孔子毕生追求的“复周礼”,虽未亲自去实践。而是以教学方式传递,还是使那“周礼制”未怎么崩溃。而经过新文化运动之今虽有百多年,那种“礼”在“社会观念”中仍有残存。

                三,在礼的制约下的“孝与忠”

      孔子非常重视“孝”,在《论语》的“学而篇”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者也,其仁之本也”。这里“孝弟”二字的意思即“孝顺父母和敬爱兄长”的道德。孔子这这种道德视为君子之本,足见其重视程度。为什么视为本呢?上引“君子务本”前的语句说了:“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在孔子心目中君与臣关系:君是上,臣是下;父与子的关系:父是上,子是下。不过臣对君称尽忠,子对父称尽孝。尽忠比照尽孝,但重于尽孝。于是忠孝不能两全时“尽忠”优先。

      子女怎么尽孝?孔对此也的很多论述

      首先是“无违”,且“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今之孝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这里“无违”与“孝顺”的“顺”意同;但觉得父的意见不合理怎么办?对此,孔子的观点是:“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李泽厚[注3]解释这古文为:“事奉父母,多次委婉劝告。如不听从,仍然尊敬而不背逆,虽然忧伤,却不埋怨。”

      至于“生事之以礼”这就不仅是儿的“德行”能完全解决之事。因事之以礼是要花钱的。有的儿子谋生能力不高,还得养自己生的未成年儿女。还有老人生病就医这项事简直是古今家庭中头痛问题,于是有“久病无孝子”的俗语。故仅就生事之以礼,便成在实际并所有做儿子的人都很好做到之事`。不过“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即使是很穷困人家,也都“砸锅卖铁”去办,只是有`规模场面有差别而已。于是在民间家族因为办父母“丧事”贫困下来历史。现在则因有点钱了,便用办丧事来显示其“孝道”诸多事例。

      论语有这么一句:“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忠君可比孝敬父母难得多。流行于社会的俗语“伴君伴虎”。便上吏的“难”——稍不用心“高官”就会被老虎吃掉!而下吏呢?也有俗语:“上吏好做,下吏难当”,怎么难当,下吏直接与百姓接触:“官逼民反”时他必须直接面对“反民”,而最后降责下来又是责任人!

      于是儒家的尽忠、尽孝,虽在`历史上虽有很多忠臣孝子的故事,也有不少难言之隐而不能入正史。西汉文《李陵答苏武书》[注4]便写了李陵难言之隐。文章历举一连串历史实事说尽忠难:“昔萧樊囚絷、韩彭俎醢,……,周魏见辜,……抱将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谗,并受祸败之辱,……”其结论是:“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

       现代不少学者儒家推行的“仁政”进行了研究,在百度上可以用“儒家帝王术”搜到“内圣、外王、阳谋、阴谋”等等具体“术”的研究成果。

     我想,正因是正视这历史,所以现在中央推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这十二个词,既有是“土生土长”的汉语,也有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产生的新词。此外,中央还明确提出“依宪治国”,“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这一切当然是我现在最深刻、最清楚的记忆!这样,我在头脑里记忆的梳理,便使我不糊涂了。

注解:

注1,《诗经》“伐檀”之句,百度一下便可见全文。

注2,诗句见白居易《长恨歌》

注3,李泽厚(1930——202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

注4:李陵,汉名将李广之孙,是西汉将领,百度一下,可得详细介绍。后人考究,李陵答苏武书非李陵所写,系同情李陵人所作,以至是苏武所写。故《李陵答苏武书》是文章名而已,因文章内容针对汉朝皇帝,作者便不敢露姓名,但文章深受读书人喜欢,于是流传下来了,作者便用“西汉文”三字。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