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脑子里的记忆(2)           
2024-03-05 21:22:54
  • 0
  • 0
  • 3

`               梳理脑子里的记忆(2)

                              ——《四书五经》的“智”

        记忆(1)梳理了智与愚的记忆碎片,本篇则是梳理关于《四书五经》的意义残存于大脑时的碎片。

       我虽在大学是学数学,后来教数学,且当过几年教导主任;而在小学、中学有《四书五经》内容,还有《四书五经》在我国是流行千多年,故对我还是有相当的影响。本文为梳理这方面的记忆碎片。

      记忆(1)略述了儒家典籍中的“知”与“智”通。而且“智是人必备的一种重要品德,是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这种对“知”(智)定义显然有欠。

       百度收录的“选择考题”中,把“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及“生而知之”认为是“遗传决定论”的见解,这便道出了不能算“智”。因为“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观念。古代“知通智”使人糊涂,现在知识与智慧是有差别的。

       成语“利令智昏”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卷十六”有这样一段文字:“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鄙语曰”三字,则证明“利今智昏”是老百姓造的,不能说是上对智的的某种认定`。

       记录于文献,即“成文的‘书’里”的,称它为知识应无争议。在古代写入“书”是要经过朝廷认定的,当然是上的“智”的体现。从汉武以后,学校这种以传承知识为己任的机构,便以“四书五经”为“上所施,下所效”的教科书“育”学生“作善”[注1],便表示了“上”的这种认定。也即认为《四书五经》是“育学生”作“善”的“智”。

       那《四书五经》应称“上”的智慧,但没有见过这种说法。不过,“四书五经”称之为“圣贤书”则有,比如文天祥就这么认为。

      《四书五经》所藏的知识到底怎么样?仅从《论语》子路篇中一段便知一、二。现抄其部分于下。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圃,曰:‘吾不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是故《四书五经》中没有中国古人积累的从事生产活动的知识,是肯定的。

       但“入仕为官”的所需知识肯定有!也不需去读《四书五经》。历代科举考试是从《四书五经》中出题,以《四书五经》为评文章考卷的依据,便是佐证。

       从再从一千多年的历史实践去看。

       一,社会生产层面。占人总90%以上的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怎么作?靠父传子,子传孙的口传面授。结果呢?到清代,耕田农具仍是汉代时的犁!住房呢?清代时中产以上的人家是秦砖汉瓦屋,而中产以下的这是以秦以前用树木茅草盖的屋,诗人杜甫,虽然曾官居工部员外郎但仍住茅草房。粮食亩产呢?据专家研究各种粮食作物的亩产仍与清代仍只与汉代持平,没有突破;可以百度一下便找到,故不详举。其它,则便不用说了!

       二,社会政治层面。这便自秦至清,“百代都行秦政制”,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注2]。故从这一历史实践看去,用《四书五经》当“育学生‘作善’”的“智”,既不能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工具改进与发明,从而使生产水平国民经济大大发展从而使社会向前展,又未使政局稳定,且每次改朝换代其“其亡也忽焉”都伴着大量的国民以至皇族的死亡为代价。

      到了1905年,即光绪三十年,在与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严重碰撞受挫的情况下,由皇帝发了史称“癸卯学制”诏书,将育学生以作善的“智”不再让《四书五经》独占。“癸卯学制”的“智”是国文(有部分四书五经内容)、算术、自然,地理、美术、体育,音乐等科。《四书五经》逐渐边缘化,《四书五经》无智慧吗?

       我认为`不能那么说。

      首先,孔子对“尧舜的禅让”的崇拜是他对政治的理想。夏、商、周的最高权力更替是世袭,改变不世袭,是用杀戮,这可是他了解。武王伐纣,他认为是义举,但对伯夷叔齐阻挡武王伐纣,认为暴制暴非仁给以支持,便表达了他的政治理想。而尧、舜时代历史无文字记载,故尧舜的禅让,应是取之于传说。而《竹书记年》[注3]所载,则是舜杀尧,禹杀舜。当然《竹书记年》也应是来自传说。但孔子选择了信“禅让”并加宣扬则更清楚表达了他的政治观念;这如同他收集流传的诗歌,编成“诗经》一样时选那些诗表达他的思想一样。

      其次,孔子`对社会发展状态也是有自己理想的,这便“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

      再次是对施政 “苛政猛于虎”一文表达其对苛政的立场。那文章写了百姓对“苛政”的惧怕胜过对虎。怎么办,用两条腿跑到老虎出没的深山去躲避;因为官府的衙役不敢去那里。这便写了百姓有会地用两条腿来逃避苛政的本能,这是何等深刻!

      历史进入1905年后,《四书五经》在教科书这个“阵地”中由“独占”变“边缘化”,但并不能说其没有“智”。我想这才是挖掘中华文化的智慧所在。

      但是,上所指出三方面。虽在儒家典籍里,却未起育子“作善”的效果,于是我脑子里仍处于“糊涂”态。

      我又想,书本的东西,是知识,也可以说是智慧,但一般说来照搬不行。故俗语中“灵不灵照书行”并非全褒义。人怎么用知识正确地分析解决问题,才是智慧。但这么说易,做不易,这便是智慧的奥妙所在。


[注1],此处借用《说文解字》对“教育”的解释。《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以作善也”。古代的“子”并非专指儿子,故此处的“子”应理解为“人”。

[注2,这是窑洞对中黄炎培的话。

[注3],《竹书记年》可在百度上找到。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