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读书心德
  • (24)

          梳理脑子里的记忆(3)

梳理脑子里的记忆(3) ——关于“礼”的记忆碎片 记忆(2)梳理是《四书五经》经过历史的洗礼后,在脑子里的残存。《四书五经》是孔子学说经典文集。孔子的学说被称之为“儒家学派”,“礼”是儒家学派的一个重要概念和核心思想。孔的“礼”可不是现在的“文明礼貌”,是“周礼”。现在的文明礼貌是建立的人与人在人格上是平等这一基础,而“周礼”是把人分成若干等级的“礼制”。交往时,上、下与平辈是有别的:下不能“犯上”,下对上以“无违”、“事...

  • 45
  • 0
  • 2
  • 0
2024.03.10 21:49

         梳理脑子里的记忆(2)           

` 梳理脑子里的记忆(2) ——《四书五经》的“智” 记忆(1)梳理了智与愚的记忆碎片,本篇则是梳理关于《四书五经》的意义残存于大脑时的碎片。 我虽在大学是学数学,后来教数学,且当过几年教导主任;而在小学、中学有《四书五经》内容,还有《四书五经》在我国是流行千多年,故对我还是有相当的影响。本文为梳理这方面的记忆碎片。 记忆(1)略述了儒家典籍中的“知”与“智”通。而且“智是人必备的一种重要品德,是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

  • 42
  • 0
  • 3
  • 0
2024.03.05 21:22

                  梳理脑子里记忆(1)                     

老了,居家无事便把尚存在脑子里的记忆碎片,翻出来,理一理,练练脑,岂知越理越糊涂。这(1)收集的“智”与“愚”的三种记忆碎片。 一,“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出处《语语 阳货十七》。这里“知”通“智”;故也有人记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儒家重要的思想范畴为仁、义、礼、智、信,称之为“五常”。认为,“智”是人必备的一种重要品德,是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儒家此观念的“智”与现代的“智”的含义有差别。 故用现代语翻译上面句子应...

  • 63
  • 0
  • 2
  • 0
2024.02.29 20:46

语言腐败

语言腐败 最近我阅读了《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习主席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维护党 中央权威》一文。习主席在这篇文章中深刻指出:“讲实话、干实事最能检验和锤炼党性”。习主席的“讲实话、干实事最能检验和锤炼党性。”十五个字是易懂而掷地有声,使我联想起网络上常见“语言腐败”四个字。 所谓语言腐败,指一些拥有话语权的人为了相关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目的,偷换语言的概念,将一些词汇的含义做一些完全相反的解释。 现在网...

  • 79
  • 0
  • 5
  • 0
2023.12.03 17:19

闲聊教育(1)

闲聊教育(1) ——“教育”的词义等等 闲来无事,用百度搜索,查阅词典古籍,将得到些皮毛知识,如同本人在市场买了空竹,便在“公园里”玩了起来一样,将那些“皮毛知识”串成文,在“网络空间”发了出来。 百度的教育条称:“教育,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拉丁语educare是西方‘Education(教育)’词的来源,意思是引出”。请注意百度所用的“影响”一词。 《现代汉语词典》给出“教育”的词义是: ①...

  • 60
  • 0
  • 5
  • 0
2023.04.11 20:39

     闲聊修身

“修身”(xiū shēn)一词的意义辞典说“指陶冶身心,涵养德性”,故它的目标是“德育”。这词现在出现频率很低了,它是儒家重要词汇;在《礼记•大学》有这么一段经典论述: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

  • 80
  • 0
  • 5
  • 0
2023.04.05 10:56

            规矩与规则

规矩与规则 “规矩”和“规则”是两个词常用词汇;不过,我认为:“规矩”一词使用在底层百姓的口语中出现为最多,而“规则”便较少。 我小时,常听大人说这小孩“有规矩,好!某小孩,没规矩,不好”!用“规矩”二字来评论小孩的人,可以是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年妇女,也可以是教小孩的老师。但我小时却基本没听到用“守规则”或“规则好”来赞赏小孩。 但是若要问“规矩”的具体意义,那时的老年妇女肯定答复不清!但她会坚定地认为她未说错话:而且内心...

  • 87
  • 0
  • 4
  • 0
2023.01.16 19:44

闲聊“公平、公正、公道”三词汇

闲聊“公平、公正、公道”三词汇一,若干基本概念1、公平、公正、公道三词是近义词。社会生产的发展进步,使得人们相互交往也就逐步频繁起来。交往源于双方有交换、交流,以能“互补”从而对各方利的生产生活的需要。但发生交往的双方都会想到怎么对自己更有利。这便出现交往过程中,会出现各持一端,于是难以成交。于是这种社会需要,出现了评价属正确交往,双方都应接受词。这便是“公平、公正、公道”。先看“公”字结构。上面“八”是从...

  • 357
  • 0
  • 5
  • 0
2022.12.03 21:24

比喻与逻辑

比喻与逻辑比喻与逻辑都是表示人的思维活动的词。我认为比喻表达的人通过感官所得之印象用思维进行对比认为某两,或某些相像的判断,简单的说:比喻是产生像的判断。比如李白诗句:“李的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便是比喻。比喻思维可以说是中国古文化的强项。古老的经诗经所奉行的“赋、比、兴”的创作方法中比便是比喻。现在称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它是利用观察到的...

  • 75
  • 1
  • 5
  • 0
2022.12.02 20:05

推敲涉及钱财的谚语俗语

推敲涉及钱财的谚语俗语 前本人曾就家乡“俗语”发过个人的一孔之见的博文,现在还想就若干涉及钱财的谚语俗语推敲推敲。当然,对我这个87岁老头而言,动手敲敲电脑键盘写点文字,仅是活动活动手和脑,防老年痴呆症发生;且仅此而已。错误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涉及钱财谚语(包括成语)很多,流传广当数“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我的推敲就从这里开始。 (一)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这谚语最初出现于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纂辑的白...

  • 22
  • 0
  • 2
  • 0
2022.11.30 20:45